讓燃料電池測試更智能
引言
電池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,自從第一塊實用的電池——伏打電堆被發明以來,電池技術就一直在不斷地進步和演變:
區別
嚴格講,鋰電池(鋰離子)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正/負極材料、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。固態電池只是其中一種技術,使用固體電極和固體電解質的電池。其最大的技術優勢來自于安全性:固體電解質不易燃,即使刺穿電池也不存在電解液泄漏、揮發、爆燃等風險。而通常我們所稱的鋰電池,主要特指采用液態電解質的鋰電池。
1、工作原理
固態電池和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充放電原理均基于“搖椅電池”,即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。在充放電過程中,Li+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:充電時,Li+從正極脫嵌,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,負極處于富鋰狀態;放電時則相反。因此固態電池和液態鋰離子電池在性能參數上具有可比性和相通性。
鋰離子電池:液態電解質具有較高的離子電導率(~10-2S·cm-1),鋰離子可在液態電解質中輕易地移動,從一個電極(負極)移動到另一個電極(正極),從而實現充放電過程。
固態電池:使用固態電解質,鋰離子在固態電解質中移動,實現充放電過程。固態電解質可以是純固態的,也可以是復合固態的,其中包含一些液態或半固態成分。
資料來源:陳汝頌等《Approaching Practically Accessible Solid-State Batteries》
2、性能特點
能量密度:鋰離子電池通常具有較高的能量密度,意味著它們可以在較小的體積或重量內存儲更多的能量。固態電池的能量密度正在不斷提高,但目前通常低于鋰離子電池。
安全性:固態電池由于使用固態電解質,不容易發生泄漏或爆炸,因此它們在理論上比鋰離子電池更安全。
充放電次數:固態電池的充放電次數通常比鋰離子電池少,但固態電池的循環壽命正在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高。
工作溫度范圍:固態電池能夠在更寬的溫度范圍內工作,而鋰離子電池在極低溫度下可能會出現性能下降。
3、 應用領域
鋰離子電池: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、筆記本電腦、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存儲等領域。
固態電池:預計將在電動汽車、可穿戴設備和移動設備中得到應用,尤其是在需要更高安全性和更長壽命的應用中。相比較液態鋰離子電池,固態電池采用機械性能更好的無機陶瓷材料作為電解質,能夠抑制鋰枝晶生長,同時可以避免熱收縮等問題,使鋰金屬負極在電池中的應用成為可能,大幅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。
此外,在全固態電池中只存在鋰離子的遷移,不存在形成SEI膜之類的副反應,提高了庫倫效率,增強了循環壽命。
(動力電池技術路線圖 資料來源:德勤管理咨詢)
4. 發展趨勢:
鋰離子電池:隨著技術的成熟,鋰離子電池的成本正在下降,能量密度和安全性也在不斷提高。
固態電池:雖然目前成本較高且生產規模較小,但隨著技術的進步,固態電池有望在未來取代鋰離子電池,成為主流的電池技術。
(2022-2030年國內固態電池出貨預測 資料來源:中商產業研究院)
5、安全問題
采用液態電解質的鋰離子電池帶來的主要問題有:負極表面析鋰、正極材料結構破壞、電解液高溫高壓分解、隔膜熱收縮、高溫失效。電解液的熱不穩定性、易燃性是引發液態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的主要原因,而電解液作為液態鋰離子電池的必須材料,導致液態鋰離子電池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安全問題。
液態鋰離子電池熱失控的誘發機制
資料來源:《鋰電池安全性多尺度研究策略:實驗與模擬方法》
而固態電池使用不可燃、無腐蝕、不揮發、不漏液的固體電解質,克服了傳統液態鋰離子電池中電解液泄漏、電極短路等現象,大大降低了熱失控的發生概率,具有較高的安全性。同時,固態電解質的絕緣性可以較好的將電池正極與負極阻隔,避免正負極產生短路,也充當了傳統電池中隔膜的功能。
六、電弛的解決方案
固態電池中的固體電解質和電極界面并不是完全穩定,仍會存在一定程度的副反應。因此,對于固態電池產氣、內部壓力、膨脹行為等的研究依然受到高度關注。
武漢電弛新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原位產氣量測試系統、原位氣體內壓測試系統、原位電池膨脹測試系統,可對多種電池種類和電池形態的電池進行產氣量、內壓、膨脹行為的測試,包括堿金屬離子電池(Li/Na/K)、多價離子電池(Zn/Ca/Mg/Al)、其他二次金屬離子電池(金屬-空氣、金屬-硫)、固態電池,以及單層極片、模型扣式電池(全電池、半電池、對稱電池、扣電三電極)、軟包電池、方殼電池、圓柱電池、電芯模組。系統高度集成了溫控、充放電、伺服控制、高精度傳感器等模塊,并提供企業級系統組網功能。同時,可為不同形態電池提供定制化夾具,開展不同測試模式的研究。為鋰電池材料研發、工藝優化、充放電策略的分析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持。
2025-07-11?
2025-06-12?
2025-05-27?
2025-05-16?
2025-05-15?
2025-05-09?
2025-05-07?
2025-04-28?
2025-04-23?
2025-04-22?